7/03/2004

大人利用兒童來定義自己


Perry Nodelman:The Pleasur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New York:Longman, 1992、1996.
《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劉鳳芯中譯,台北:天衛文化,2000



是本充滿樂趣的後設兒童文學讀本,是后現代理論在「兒文」場域的操演。
無時無刻迸出慧智花火,閣下若開卷無益,煩請至228受難者基金會求償,
謝謝。
信手翻到第5章。
作者明反皮亞傑。
引述Barrie Thorne(1987):
『我們投射在嬰兒與小孩身上的,和大人讚賞的特質相反。
我們重視獨立,而定義孩子是依賴的:社會化的任務就是要
鼓勵獨立……大人以1種統治和自我定義的意識型態化過程,
利用孩子來定義自己,就和男人定義女人,以及殖民者定義他
們所殖民的人為「他者」類似的方法。』
Bronwyn Davies(1989):
『孩子被大人定義為他者,和女人被男人定義為他者是差不多的
方式。』
德悉達(1976)早有類似論述:
『男人只有畫出界線、排除他以外的……:自然、獸性、原始
主義、童年、狂癲,以及神聖的純度,才有辦法稱他自己是男
人。』
James Kincaid於《Child-Loving:The Erotic Child and Victorian
Culture》(1992):
『如果孩子不與成人區別,我們就以為自己受到嚴重威脅,嚴重到冒
著存在的危險,首先是做為大人的意義。』
作者述評:
『我們關於孩子比較接近自然或上帝,以及關於他們的無知,1種得到
救贖的純真等老生常談,是掩飾我們以大人的觀點看待事情時,對於
種種生命現實深深的不信任——而更重要的或許是1種對於事實上從來
不曾存在的懷舊nostalgia。』
作者批評不少成人評論,多自這種讚揚孩子般的他者角度來看待兒童文
學,並著重訴諸孩子般的特質,如歡樂與好奇等。
他引Jacqueline Rose(1984):
『光就兒童文學的存在,就代表了這種懷舊。……童年的實際本質嚇壞
了大人——尤其是童年的情欲。』
我們建構出「去掉所有具威脅性的童年意象」……把孩子氣看作是1種純
潔、1種1無所有和毫無內涵、無能為力……1種可以按照我們所喜歡的方
式去建構的孩童式的空白狀態。
因此,兒童文學代表了大人殖民孩子的大規模努力,讓孩子相信他們應
該變成大人希望的樣子,並讓他們對於不符合大人模式的部份感到慚愧

(取材劉鳳芯2000譯文)
本章后續文字,請自行探訪~~
‧有沒有其他可能的童年觀?
‧孩子作為他者之後
‧童年閱讀與檢查制度
‧對抗檢查制度




[Child in Time]


4 則留言:

ton 提到...

this id good

ton 提到...

dfdfsffs

16tons 提到...

livedoor Blog, JP:
台湾で使ってる漢字は繁体字といって、我々日本人が使ってる漢字や、中国大陸で使われている簡体字とは違ってゴチャゴチャしてて読みにくいんだけんども、情緒とか熱さはこっちの方が伝わってくるような気がするんだな。

で、そんな台湾ブログの中からオレのブログにテイストが少し似ているところを発見。

 萎萎陰陰

音楽と変なモノのコンピレーション。で、少しHなのな。

casino a&# 提到...

Enjoyed reading your posts.

casino austria

我們 當下任務宛如追憶歌仔戲老唱片的似水年華, 其實我們是在緬懷和探究上世紀專注於「聆聽」的那個時代精神/文化—— 電視這個機器/媒體/怪獸尚未吸吞/侵噬民眾之眼球與腦洞的50、60年代, 咱們的青壯年阿嬤使著猶未衰老的秀麗耳朵伴隨一個 「仍未被恰當定義」的歌仔戲盛世安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