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04

法國巴黎鐵塔出現超大條幅

咱在世界的中心,祝你幸福。




為了迎接新年,法國旅遊局推出新業務,允許外國遊客在
艾菲爾鐵塔上懸掛超大賀歲條幅,長度近300米的紅色條幅在巴黎
市區異常惹眼,市民不禁駐足觀看。據悉首位幸運遊客來自台灣。


咱在世界的中心,祝你快樂
輸人不輸陣,義大利國家旅遊局也推出新服務,
允許外國旅客在比薩斜塔懸掛超大賀歲條幅,
紅色條幅在古老的比薩市區異常惹眼,
市民不禁駐足觀看。據悉首位幸運遊客來自台灣。


☆☆☆免費條幅DIY製作,請洽~~
★http://iask.sina.com.cn/info/2005b.html?cname=%E0%B2%E0%B2

★http://iask.sina.com.cn/info/2005a.html?cname=%E0%B2%E0%B2


12/27/2004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啥密碗糕

摳鼻屎請立-正



赫,該來的終於來啦。
不知打哪個星系飛來的「風邪兵團」終於成功入侵咱的文弱身體,害病懨懨的咱,寫著底下的囈語,仍得兩個鼻孔交替插上1管VICKS Inhaler,俾讓塞住的呼吸通道透氣。在這天人交戰、生不如死的時刻,咱不免懷憂喪志,哀歎人生既短且苦,直想仰天掀開嗓門「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或什麼---比如「主啊請垂憐我讓我免於風邪的試煉……」
吶喊乃受縛的身心內在,急欲尋求超脫的解放之道。
可吶喊之后,風邪兵團荼毒蹂躪的病軀有冇得到解放?單蘭---沒有,倒轉成咳嗽。
原來「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是個不通無效的咒語。
咱老實地臥倒在床,思量到:
咱身處西太平洋的邊緣島嶼,離中心太遠,所以無效。或者,咱得先說服自己,西太平洋島嶼是世界的中心?但最大的糾結難題似乎是「世界的中心」到底在-哪-里?(在你的內心唄,你或會這麼說,可是改為「在內心的中心呼喊愛情」,卻又累贅不通,蓋「的中心」3字宜刪)。
進言之,之所以呼喊,是愛情不知啥原因逃逸了、背叛了或迷-路-了-嗎?想召喚伊回心轉意嗎?
還是,高分貝呼喊3聲,愛情會從空氣中自動顯靈呢。
愛情是這樣專靠1張嘴的嗎,不致於這麼1廂情願地簡便吧。
咱自來的理解或體驗是,愛是需要追求或實踐的,其中還得有個愛的行動對象,愛情此物遂指涉跟行動對象的1種戀情關係,這關係,很不幸不巧,還往往淪為只是單指向性。更可怕悲慘的是,這個愛情不管是單相思或雙方互動到你儂我儂,其實都由自己定義出來,事后證明,不過是個愛情幻象罷了,世上多離散怨偶,根由在此(亦即,想1時辨明愛情的「真實\非虛像」,戛戛其難,只能不斷嘗試錯誤,或將錯就錯、錯錯地這樣過1生………*嗚*)
所以呼喊愛情也者,似將愛情此物混淆為行動對象了,后邊其實缺乏人的影子。
咱懷疑這個祈使句可能是個訛傳筆誤,據說原本是「在世界的地心呼喊愛情」--典出情聖卡薩諾瓦往生之后墜入地獄永遭地心烈火焚烤,每呼喊愛情1次,則稍減灼身之苦**;有說原為「在失意的中心呼喊愛情」、「在鬧區的中心呼喊愛情」、「在高速公路的中心呼喊愛情」、「在捷運的中心呼喊愛情、」「在暴力的中心呼喊愛情」、「在銅臭的中心呼喊愛情」,「在職場的中心呼喊愛情」等等;朋友則說根本是「在網交的中心呼喊愛情」或「在應召中心呼喊愛情」………等等等。
咱覺得朋友的說法較可信,因為在亟需愛情缺乏愛情的場域鬼叫喊話,合乎常理;其他則有點神經短路、白痴造句。你說呢?
搞不好是咱秀逗。哎,風邪攪亂了咱大腦兩葉。
更駭異的是,打開咱那陰譎的網誌,咱沒眼花吧,那些不知打哪個星系來的風邪兵團,已同時到訪入侵啦,那串十分便太的數字,教人雙肩僵硬,雞皮從屁股1路疙瘩到腳心。
日本鬼子的JUGEPI!甚至嚇到癱瘓。
阿娘喂,咱得快快拿被子把自己蒙個密不通風,窒息在所不辭,再晚,就來不雞啦。
親愛的再會吧
**不瞞您說,這是咱瞎掰的。

The Doors::The End::11:45

12/20/2004

作為音樂家的導演::卓別林‧上

chaplin_kidflip
我想我能控制音樂,於是我就-自-己-作-曲……


自小愛對著浴室明鏡擠眉弄眼。
及長,發現卓別林(1889.4.16--1977.12.25)這號人物,他遂成了咱的偶像,之1。
這位上世紀最厲害的電影「作者」,讚譽不絕如縷,如今聽來,不免誇張肉麻,比如~
「卓別林是有史以來最偉大電影作者,才華傲視古今。是20世紀真正的天才之1,是不朽的偉大藝術家之1。」
╰法國電影史家Jean Mitry
「卓別林比美莎士比亞,可以置身伊莉莎白時代偉大的悲劇作家之林;以喜劇角度觀之,又直追莫理哀。」
╰法國影評人Elie Faure
再引下去,卯起來你會吐,打住。

說冷戰體制才開始,卓別林在美國碰到后半生最大橫逆。
先是1947年映畫作品《凡爾杜先生》賣座不佳,甚至遭到禁映;接著「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傳訊紛至;報章攻訐導演先生,原就不斷,這下更是火上加油,在這極度惡劣的白色恐怖氛圍下,導演開始編寫新作品《舞台生涯》。這年1949,好萊塢10君子拒絕訊問,被判1年徒刑;某倉皇渡台的國民政府正要大展血腥鐵腕,見證聶魯達的預言:「屠殺使島嶼荒蕪‧在拷問的歷史之中」。

演到1952年初才將750頁劇本的《舞台生涯》拍竣。12年后,自我流放於瑞士的他回憶說:
「片中有12分鐘芭蕾舞需作曲配樂,這可真不容易勝任,因須想像舞蹈動作來配樂。我邊想像,邊完成所有音樂。
「花好幾月時間,安排片中這12分鐘配樂,以及50人組的管絃樂團錄音,
「安德列‧伊格雷夫斯基跟搭襠瑪麗莎‧海頓飛來好萊塢試聽,他們坐著聆賞,我非常緊張,心里忐忑不安,還好,感謝主,他們都贊同了。
「看著他倆隨音樂起舞的場景,乃是個人電影生涯最難忘的經驗之1,他倆的這番詮釋,可說是對我的過獎,也讓音樂具有真正古典意涵………」
(《My Autobiography》,1964)

導演先生為自己的映畫作品寫配樂,這不是第1遭。
默片時代,先生只要讓他的主角夏爾洛先生(見底下附圖)靜靜地帶上高帽,手勾細手杖,撇個外方步,擠個眉,台下觀眾會自然熱情地幫畫面賦予聲音──1波又1波無從抑遏的‧嘩笑的聲浪。
到了聲片時代,先生說:
「有聲電影誕生才3年,演員們幾幾乎遺忘如何演出啞劇……。
「我想我能控制音樂,於是我就-自-己-作-曲……沒有比初次聽到自己作的曲子讓50個人組成的管絃樂隊演奏,更富冒險和叫人興奮的了。」

是的,咱們卓別林自他第1部聲片,配樂即從不假他人,依次是——
1930(映畫作品76)-《城市之光》
1935(映畫作品77)-《摩登時代》LP:United Artists UAL4049,收18曲,Mono,©1959
1940(映畫作品78)-《大獨裁者》
1944(映畫作品79)-《凡爾杜先生》
1952(映畫作品80)-《舞台生涯》
1957(映畫作品81)-《紐約王》
1959(映畫作品82)-《卓別林諷刺劇》
1967(映畫作品83)-《香港女伯爵》LP:美國MCA-Decca DL71501,收18曲,Stereo,©1967

Charlot身貧民窟的導演先生可曾受過作曲專業訓練?當然沒有,可是,他回想起年輕時的不懈打拼:
「(1910年,從英國到美國)…這次出外演戲,我把大小提琴全帶上了。我打16歲起,每天在臥室練習4到6個小時。每周跟劇場導演練琴,或跟他推荐的人學。我用左手拉,低音弦得調到左邊,發音也不得不反轉。我滿懷雄心,想當個演奏會上的藝術家。若不成,我會將他用在雜耍表演。可時間久了,我意識到自己沒那麼優秀,就放棄了。……」
先生最后1句客氣話,有玄機。蓋導演先生1914年初登影壇,至1916,自編自導自演的『夏爾洛傳奇』()竟達40部之多,通通叫好又叫座,就趁這意氣飛揚,1併出版了他的大提琴作品集,誰料不只沒得洛陽紙貴,亦無唱片公司遞來錄音合同--無奈地「放棄」,是識時務,同時是老驥伏櫪的改弦更張呵________
《大提琴作品集》chaplinCello
《Oh! that Cello》 Written and composed by Charlie Chaplin.
Sheet music published 1916 by the Charlie Chaplin Music Pub.Co.
cf.Chaplin,《My Autobiography》:
『…Music publishing and "Two very bad songs"…』(p.226 )

ChaplinCello

MusicianChaplin

其1生,導演先生都嘛熱愛音樂:
「我時常播放Clara Haskil生前錄製的最后幾隻唱碟。
我第6次重寫這本《自傳》,猶播放著伊演奏,
馬克維奇指揮的貝多芬《第3號鋼琴協奏曲》——
我認為這是藝術巳臻最逼近真理的境界,
祂始終是鼓舞我完成這本書的泉源………。」


chaplin_chaplin_chaplin
e.e.cummings作品e.e.cummings作品

chaplin

Chaplin

chaplin_chaplin

chaplin14.jpg

chaplin

chaplin

chaplin

goldrush

__

chaplin

chaplin

chaplin

chaplin_chaplin_chaplin

chaplin

chaplin_chaplin

chaplin

chaplin

chaplin

chaplin

chaplin

chaplin
「…夏爾洛乃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唐吉訶德,卓別林藉夏爾洛傳奇
暴露資本主義社會暗黑、腐敗、邪惡的本質…」
╰台灣‧杜讚貴,1979

chaplin

chaplin

chaplin

chaplin墓
chaplin墓
Charlot
『卡繆在《瘟疫》里,苦苦思索人是否可以不信上帝而能成「聖」。
他認為這非宗教性的「聖」的研究,是瞭解我們時代的重大課題之1,
這里是否足以暗示卓別林的「夏爾洛」巳揭示出答案呢?
夏爾洛不是教徒,甚至於毋需教堂、教律,但揆其行徑,
巳-足-夠-稱-為-聖-者-啦。』
╰神學家M.I.Montuclard,1948
喔,聖夏爾洛!聖卓別林!
chaplin
chaplinSP
請點播1952留聲機錄音
Charles Chaplin:《The Animal Trainer & The Sardine Song》::02:27::
SP_HMV OSB 3788-X7891
╰Two songs from Chaplin`s last American film 《Limelight》 in
which he played the role of the older clown Calvero,
whose best days are over in showbizz.╯

Oh! That Cello


☆    延        伸        閱         讀╮

◇卓別靈世界漫遊記My Trip Abroad,1922
蕭新譯,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180pp
◇卓別林自傳My Autobiography,1964
鍾玉澄譯,台北新潮文庫164,1977,640pp
◇卓別林的電影藝術Charlot et la "Fabulation" Chaplinesque,1957
戎‧米提著,杜讚貴譯,台北新潮文庫215,1979,256pp
◇卓別林傳Vie de Charlot,1952第1版
喬治‧薩杜爾著,邵君牧(+徐繼曾合)譯,台北人間出版社,1987,240pp
◇卓別林的1生,Vie de Charlot,1978正式版
喬治‧薩杜爾著,韓默+徐繼曾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8,300pp
◇卓別林評傳,1960
蘇聯‧庫卡爾金著,芮鶴九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414pp

100

我們 當下任務宛如追憶歌仔戲老唱片的似水年華, 其實我們是在緬懷和探究上世紀專注於「聆聽」的那個時代精神/文化—— 電視這個機器/媒體/怪獸尚未吸吞/侵噬民眾之眼球與腦洞的50、60年代, 咱們的青壯年阿嬤使著猶未衰老的秀麗耳朵伴隨一個 「仍未被恰當定義」的歌仔戲盛世安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