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2005

╠林北捨不得走人啦XD╣



dtgaioudfhsdifjso

 ‧新年冬‧起別莊‧‧已落成大吉‧來坐啦‧


http://blog.yam.com/wien/       [ 樂 多 ]∫萎萎陰陰∫


RSS串連,謝謝~~


→            http://blog.yam.com/wien/atom.xml


  →          http://blog.yam.com/wien/foaf.rdf

別莊‧URL→          http://blog.yam.com/wien/


╠整妥首頁后╣









X
D
╠══════════╣
---可以放大--- 


 


12/26/2005

鳥歌子

----Pablo
---read


----Pablo

世紀2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流放多年的他應邀訪英。在倫敦「皇家愛伯特音樂廳」開過演奏會后幾天,他前往BBC錄音室,把演奏透過廣播,向家鄉父老姊妹致意。節目最后,步向麥克風發表談話,竟激動至無法言語,燃過菸斗后,才能讀著講稿
……………… 我現在要帶咱們的古謠《百鳥之歌》El Cant del Ocells給你們,他表白了咱們對卡泰隆尼亞的愛的呼聲,那樣的感情,讓咱們以身為伊的子裔為榮,並連結在1起,此刻,讓咱們如堅守同1信念的兄弟姊妹,為重現卡泰隆尼亞的榮光齊心努力。
他於是奏起這枚他稱之為「令人魂牽夢縈haunting」的原鄉民歌Song of the Birds………
從此,我都拿他來結束每1場音樂會演出。
他說。

 ——取材自《Joys and Sorrows:Reflections by Pablo Casals, as told to Albert E. Kahn》(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70), p.253

:早在1953年,大師接受J.M.Corredor的訪問,就回憶過這次放送啦:「思及這場巳持續甚久的悲劇,同胞即將聽到我的聲音,不禁淚如雨下。我呵,要盡很大努力才能控制住自己,方能閱讀手上稿子………」
----Pablo
卡薩爾斯::甘迺迪白宮音樂會

----Pablo

Daniel & Carey Domb- vc & g O3:18


Robert Wolf-g; Fany Kammmerlander-vc O3:10


St.Petersburg Cello-Ensemble O4:13
----Pablo

[ 增 補 ]
卡薩爾斯:《百鳥之歌》O3:25__1961-11__《白宮音樂會》__Columbia KL 5726

*感謝 台南【合笙】長腳蔡自6眼LP轉檔*




95歲Casals::《百鳥之歌》__錄於1971年10月24日United Nations Day‧[ 聯合國總部 ]




12/18/2005

漢字の艺术




--徐冰___《析世鑒》展場----

---徐冰___《析世鑒》----《析世鑒》(1名《天書》)是中國徐冰
成於1988年的大型裝置作品,於鉅幅宣紙
印滿3千多個杜撰且不重複的漢字。
長長的印刷條幅弧狀地自天花板垂落,舖天蓋地
迤邐在展場300平方米的上下4壁,地面上鋪排了120套
4冊1卷的線裝「偽書」…………
徐冰共花3年時間,再現傳統雕版印刷技術,完成此批
徒具宋版風格卻根本無法解讀的方塊符碼。
如何詮釋這些蓄意顛覆漢字體系的作品?

---徐冰___《析世鑒》----根據標題來看,《析世鑒》就是分析人世間,引以為鑒戒的一部書。
可是作者又說『這些「字」非常像漢字,但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懂。』(《美術》1988年第12期) 。
既然所有人都不懂,又以什麼為鑒戒,豈非荒唐?
但正在這荒唐中,表露了作者內心要說的話:歷來白紙上的黑字,是模糊不清、說不明白的,世上一切文字就像《析世鑒》的文字一樣,都不能解讀,毫無意義;歷史的記載是糊塗賬;人世間無是非,一切朦朧、錯亂、虛假而已。如果把人世間的文字當作真的看,那就好比想在《析世鑒》上尋找出文字的意義一樣,便會上當受騙……………
______ 程至《析世鑒--世紀末卷》
---徐冰___《析世鑒》----
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
2005秋季拍賣會
拍賣日期: 2005-12-11
1989年作 徐冰《析世鑒世紀末卷-天書》
估 價: RMB 250,000-300,000
成交價:
RMB 308,000
HKD 290,567
USD 37,244
簽名(第一冊扉頁):43/100 徐冰 Xu Bing
中國古本線裝書4卷 。手工製作木盒。
49×33×10cm 。版次:43/100

[ 說明 ]徐冰的偽漢字,是解構各個中國繁體字後,再重新拼裝成閱讀上不具任何意義的的組合字體,也是藝術家嘗試為一個“沒有意義”的創作付出的龐大過程。
1988年十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徐冰版畫藝術展》,以四千多個自篆自刻的繁體“偽漢字”,按古板線裝書的格局,鋪排組合,活版印刷,在展廳內以裝置藝術的形式,懸垂張本,構成無法釋讀的“天書”,命題為“析世鑒—世紀末卷”,整個空間有如神殿,又如靈堂,在美術界引起強烈的反響。
專家們認為它的作品集中地反應了時代普遍的困惑意識,達到了極高的藝術純度,標示著中國真正現代主義的出現。
---徐冰___《析世鑒》----

是個漢字中毒極深的癮者罷,自來亦愛塗鴉「畫」些鬼怪方塊字,對徐冰這件鉅作,自不免十分傾心著迷。
但這樣的觀看經驗,其實不乏前例,蓋更早之前,有幸於圖書館借到越南古籍,阮攸撰著‧共12卷‧3,252行的長篇敍事詩《金雲翹傳》,是拿咱之前不曾見過的方塊漢字『字喃』「喃文」寫成的,少不更事又孤陋寡聞的咱登時給震懾得瞠目結舌,惶惑地展讀似熟悉實極生澀的書頁,竟神蕩魂颺,恍惚終日,乃此生難忘之奇詭讀書經驗也。
孰料發願蒐藏這類書誌,卻毫無所獲迄今;這些年來多次央朋友在喃文母國幫忙搜尋,踏破鐵鞋亦屬徒然;更怨歎的是,交互拿漢、英、越文請孤狗大神幫忙,都嘛找不著像樣的書影。
________

然則,『字---喃Chữ---Nôm』
到底是啥密碗糕?

《漢文維基百科》解釋如下~~
『是一種過去在越南通行,以漢字為素材,運用形聲、會意、假借等造字方式來表達越南語言的文字
在越南語言文化歷史上,字喃的寫法一直沒有固定下來,以及上位者的不推廣,使得使用的層面不廣。一方面是因為政府高官主要都是使用漢語和漢字;其次,文化較低的人亦未必有機會學習。再者,字喃很多都是以形聲造字,所以必須先讀通漢字才能懂字喃。而知識份子暸解漢字後,又不願使用字喃,造成流傳不易。

此後法國傳教士在越南推廣羅馬字拼寫越南語後,使用字喃的人口即幾近絕跡。

在越南歷史上,字喃只有兩段時間得到官方承認其地位。這兩段時間分別是胡季犛執政並纂奪陳朝的期間,以及西山朝阮惠執政的期間,政府會在公文書信裡使用字喃。
字喃主要根據漢字形聲造字,例如越南語稱「年」為「Năm」,音近「南」,字喃將之寫作「」。
字喃的寫法從未有統一標準。以字喃一詞本身為例,其中的「字」字亦可寫作「」或「」。』
補記:喃字從產生到消亡,1直是作為記錄越語『國音』的『俗字』,始終沒能取代漢字而成為國家的正式文字………

嗯,且來見識見識,學他幾字……………………
---請點擊放大----
---請點擊放大----
---請點擊放大----
---請點擊放大----


________________



Chữ Nôm Vietnamese
English Electronic Dictionary
會 保 存 遺 産 喃


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Nôm
院 研 究 漢 喃


Chữ-nôm script

◇下載字喃生產工具NomEdit for Windows XP









台灣‧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出版
越南漢喃文獻目錄提要補遺(上下)
劉春銀、林慶彰、陳義主編

請1讀::劉春銀::序


Huong Thanh
《Bakida》
O4:43

[ 附 錄 ]《金雲翹傳》書 影
---請點擊放大----
---請點擊放大----
---請點擊放大----
---請點擊放大----
---請點擊放大----

12/13/2005

男--性-無-能

--男----性-無-能-----


來女性對男性霸權的屈從,乃是本星球跨文化的普遍現象,正如女權主義人類學家Sherry Ortner(1972)的著名提問:女性之於男性,不正像自然之於文化麼?」
歷史地看,男性霸權之形構是築基於『(只有)我們能』理論,視女性為他者,將女性排除在外在下,終而憑私己意志強加於女性頭上。
前些年,美國Millsaps College歷史系主任Robert S. McElvaine麥克艾文從「生物學史學」的進路,卻發現大有玄機,指出『(只有)我們能』的意識型態其實恰恰是『我-們-無-能』觀念的翻轉。
他以為,男性因不能懷孕、生子、養育,這樣的『無男人地帶』使男性先天上無法安身立命,或可稱之『子宮欽羨』或『乳房欽羨』。
男性遂在歷史長河里,大肆開展「男性的復仇」,建構各種『女性缺席場域』,如戰爭、政治、神職、商業等等,女性全在不同文化里、不同程度地,在此些活動中橫遭排擠罷黜。
麥克艾文說:『離開對性別差異的認識,歷史就不可能得到理解。』
在他的研究下,吾人瞥見女性在歷史的暗影里,起著比想像更鉅大的文明動力,比方,他論證了「女性發明農業」。
作者就這樣那樣地不斷還給女性許許多多歷史公道。雖為時巳晚,但謳歌讚頌女性的篇章,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嫌多,您說是也不是?
敬請參閱~~
---……請點擊放大……---
Eve's Seed :
Biology, the Sexes, and the Course of History

夏娃的種子::官__網
-------請點擊放大-------夏娃的种子》
:生物学、两性与历史进程》
罗伯特•麦克艾文=著©2OO1 
王祖哲=译
ISBN:7208054460K.1084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出版集團
©2OO5;464 pages
[ 附 ]漢譯版序言( 節錄 )
《夏娃的種子》中文版出來了,我甚感欣慰。本書意在從廣泛的範圍,從原始人類的進化一直到現在,為歷史提供一種新解釋;我將論證:在整個人類歷史上,特別是自農業的發明開始從根本上改變了人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環境以來大約10000年當中,男女之別(真實的、誇張的以及想像的),一直就是第一位的動力
………………………………………………………
儘管此書在最大可能的比重上是關於歷史的,但它的本意卻關乎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的生活。男女在現代文化和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一如那些社會本身的形態,受到了本書探究的那種非常漫長的兩性歷史的深重影響。
………………………………………………………
此書頗難歸類。書店永遠也不知道該把它放哪兒。有時它在歷史部分,有時在科學、社會科學、生物學、人類學、婦女研究或者宗教部分。它把通常不相聯屬的一些學科聯繫了起來。它不那麼容易被歸在任何現存的學科和分類中,因為它意在把許多不同的研究領域歸總在一起,以發起一種理解人類經驗的新方式。我把這個領域稱作“生物學史學”biohistory。愛德華•威爾遜,在美國他或許是一位居于領袖地位的科學家,在談到生物學史學時說,《夏娃的種子》開闢了“一個激發生命的新領域”。貝蒂•弗裏丹說本書“標誌著一場範式轉向”。世界知名的歷史學家威廉•麥克耐爾把《夏娃的種子》稱作“對人類歷史的傳統看法的一種根本的修正”。
* * *
構成生物學史學基礎的論點是:人性是存在的;要正確分析人類行為,人性就是分析的起點。採取這種立場是會引起爭議的,在西方和在中國都是如此。在西方,自從生物學的解釋在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早期被社會達爾文主義者濫用了之後,人性的整個概念就一直蒙受著駡名。與此相似,在馬克思主義那裏,人性的名聲也不佳,或者說,生物學竟與我們的行為有關,這一觀念,是個忌諱。人文學者和馬克思主義者,長久以來就擔心:承認了人性的存在,就意味著現存秩序是正當的、是不可改變的。我強烈地相信,這種擔心全然是杞人憂天。正如我在第一章和第二章所解釋的那樣,生物學把我們統一了起來,文化把我們分裂開來。中國的《三字經》說的“性相近,習相遠”是精闢而正確的。人性並不阻止變化;毋寧是這樣:忽視了人性,我們就會落得不可能看到怎樣才能有效地引起變革。
………………………………………………………
馬克思強調階級和生產關係的重要性。我將論證:階級和對於生產方式的關係,當然一直是影響歷史的主要力量;而性別和對於生殖方式的關係,卻是形成歷史進程的更基本的力量。這些概念、力量和關係,植根於生物學,但它們已經被文化成形或毀形了。如果我們能恰當地理解它們,它們照理也能夠得到新的形式。
* * *
正如我在“導言”中說的,我相信,我關於涉及到性別的一大堆問題——包括性別分化、嫉妒、誤解、隱喻(這都是些形成歷史的基本力量)——論點的重要性,適用于不同的文化。但是,在西方文明之外,我的知識就不足以使我做出關於性別問題表現方式的細緻分析。
………………………………………………………
我在書中提出的論點之一是:已經雄霸西方的市場世界觀,是一種特別男性化的世界觀,它慫恿了新一輪對女人的貶損。正如我在書中說的那樣,種種跡象表明,中國自市場經濟改革以來,也在朝這個方向奔。由於中國正沿著這條道兒一路走下來,那就有一些危險;要是人們能意識到這些危險,或許還能避免得了。我希望中國讀者能在書中的一些分析中,發現于這方面有用的東西。
我得到的一些來自中國的報告,強烈地暗示,中國也存在著一個趨勢(它的某些方面在近幾年更甚於以往),就是以完全與女人有關的一切事情相反的方式,來為男人身份下定義。這種定義,即把“真正的男人”看作“非女人”,左右著世界上的多種文化為時已久。這種頑固的主張——兩性是對立的、也必須完全是對立的——一直是這個世界許多麻煩的源頭。我希望本書的讀者,最終能夠理解,女權主義並不意味著女人做起事來,從此應該像男人那德性。毋寧是這樣:女權主義的最重要的意義之一,是男人所言所行將不被看成完全跟女人的做法對著幹,這會使另外一些男人把這樣的男人看成“沒男人味兒”或者“婆婆媽媽的”,男人應該不再懼怕這種冷嘲熱諷。
缺乏安全感的陽剛之氣,正如《夏娃的種子》所詳細論述的那樣,自從遠古洪荒之紀,就是男人們一直身陷其中的萬千罪惡的最大原因。這一狂暴的力量,它為什麼存在,應該採取什麼措施把它置於一定程度的控制之下,如果中國讀者對這些問題能夠得到更好些的理解,翻譯此書就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
_____轉載本文請自覺注明:轉引自[ 文化研究網 ]http://www.culstudies.com

12/12/2005

《獄中日記》




世紀的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於1918年,翌年勝敗雙方召和會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流浪海外多年的他恭逢其盛,化名阮愛國,跟各國代表團遞交1份備忘錄,提出了「各民族權利 八要」,要求法國政府承認越南民族,自由、民主、平等和自決權。
可巴黎和會根本不屌殖民地人民的獨立呼號,讓他清楚認識欲贏得真正的獨立自由,被壓迫民 族首須依靠自己力量,務必尋求自我解放。

1924年底,他化名李瑞,在中國廣州開辦以共產黨為領導核心的「青年訓練班」,創立「青年同 志會」,出版《青年週刊》機關報;並參與成立「東亞被壓迫民族聯合會」。他在各個訓練班的 講稿,彙成《革命之路》1書,由「東亞被壓迫民族聯合會」宣傳部出版。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入中南半島(印度支那),法軍退出越境。他潛至中越邊境,再辦幹部 訓練班。
1941年召集黨中央會議,成立救國會。

接著發 生這個波折。
1942年8月13日,他化名胡志明,去中國聯繫抗日革命力量,1到廣西靖西縣即被蔣介石地方部隊疑 為漢奸而遭逮捕,於省內13個縣的18個監牢足足囚禁了13個月,受盡老K摧殘折磨自不消說,他 有詩誌之:
一日囚千秋在外
古人之話不差訛
四月非人類生活
使余憔悴十年多
因為
四月吃不飽
四月睡不好
四月不換衣
四月不洗澡
所以
落了一只牙
髮白了許多
黑瘦像餓鬼
全身是癩痧
----《60::四個月了》
這期間,他用漢文陸續寫了1百多首詩。

1943年9月,他終於自柳州監獄獲釋,在跟當地「民族主義救國組織」取得聯繫后,打道回國,繼續領導革命去了………

他出生於「儒教」家庭,父為中過舉之漢學先生,華文程度甚佳;少年時代入法語學校,及長飄洋過海,乃亦儒亦俠之現代化知識份子也。
生前寫過漢文詩共169闋,《獄中日記》佔133首,但現行《獄中日記》僅收79首。

《獄中日記詩抄》
漢文和越文對照本
32開本;94頁
定價:0.47元

1960年5月初版
1972年7月北京3刷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以下抄據越南‧河內‧世界The Gioi出版社
華-越-英對照版《獄中日記》(2003)


----胡志明手跡O1-----

----Ho Chi Minh手跡O2-----
  O1::獄中日記
身體在獄中
精神在獄外
欲成大事業
精神更要大

O2::開卷
老夫原不愛吟詩
因為囚中無所為
聊借吟詩消永日
且吟且待自由時

O3::入靖西縣獄
獄中舊犯迎新犯
天上晴雲逐雨雲
晴雨浮雲飛去了
獄中留住自由人

O4::世路難
I)
走遍高山與峻岩
那知平路更難堪
高山遇虎終無恙
平路逢人卻被監

II)
余原代表越南民
擬到中華見要人
無奈風波平地起
送余入獄作嘉賓

III)
忠誠我本無心疚
卻被嫌疑做漢奸
處世原來非易易
而今處世更難難

O8::腳閘
猙獰餓口似凶神
晚晚張開把腳吞
各人被吞了右腳
只剩左腳能屈伸

11::分水
每人分得水半盆
洗面烹茶各隨便
誰要洗面勿烹茶
誰要烹茶勿洗面

25::難友的紙被
舊卷新書相補綴
紙氈猶暖過無氈
玉床錦帳人知否
獄里許多人不眠

28::落了一只牙
你的心情硬且剛
不知老舌軟而長
以來與你同甘告
現在東西各一方

29::到桂林
桂林無桂亦無林
只見山高與水深
榕蔭監房真可怕
白天黑黑夜沉沉

32::到第四戰區政治部
解過廣西十三省
住了十八個監房
試問余所犯何罪
罪在為民族盡忠


Henze001971年德籍前衛作曲家Hans Werner Henze(1926--,潘皇龍譯為「漢策」)為日本山下 勉Stomu Yamashta(1947--,生於京都)創作了1隻為人聲 與打擊樂器的新作品:《Prison Song》,取材自胡氏《獄中日記》[O8::腳閘]英譯文本。
本文玆乃特為揭此作品而寫,請不妨聽聽。

----Stomuroodoashta---

HenzeO6:43
LP:: 英國 l'Oiseau-Lyre DSLO 1 ,©1972
CD:: 英國Decca 430 005,©1990



 

◎另外演奏版本~~
---請點擊連結---
DVD::Percussion XX
Arts 47558-2



中共版‧胡志明選集

本文於→[ 直排狂‧苦事記 ]另有直排版本(限IE)

我們 當下任務宛如追憶歌仔戲老唱片的似水年華, 其實我們是在緬懷和探究上世紀專注於「聆聽」的那個時代精神/文化—— 電視這個機器/媒體/怪獸尚未吸吞/侵噬民眾之眼球與腦洞的50、60年代, 咱們的青壯年阿嬤使著猶未衰老的秀麗耳朵伴隨一個 「仍未被恰當定義」的歌仔戲盛世安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