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2007

朗讀與聆聽的文化傳統

讀 第 3 遍 Ⅲ
朗讀與聆聽的文化生活



DG__Literatur---所周知,創立於1898年的Deutsche Grammophon GmbH(「德國留聲機」,簡稱DG)乃歷史最悠久‧地位最高‧規模最大的古典音樂唱碟公司之,發行過難以備載的優秀/不朽演奏錄音,對古典音樂樂迷有著極大親和力跟影响力。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他家同時也是錄製了數量龐大的德語有聲書Hörbücher的出版社
有聲書Hörbüch,英語系国家叫做Audio Book,類比時代的格式當然是LP跟卡帶,數位時代則以cd為主,2006年之后,德国開始轉採MP3格式,俾便容納更多聲訊。這種「書」以文學類為大宗,比如底下例子~~



Thomas Mann
Der Erwählte
Ungekürzt gelesen von Gert Westphal.
DGG Literatur.
10 CDs
666 Min.





Bertolt Brecht
Werke--Eine Auswahl.
1997
20 CDs







Che Guevara

Katalog-Nummer:
0602498591918
DG Literatur





有聲書給予無法直接閱讀印刷書冊的視障人士極大便利自不待言,發行的原始旨趣想來也是為了照拂視障族群。但是像DG如此大型的出版社,咱們有理由相信,消費者應含括極大比例的明眼讀者/愛書人才是——亦即閱讀方式,不惟可以用眼睛,也可以拿耳朵來行使。文字在發聲的當下,彷彿在空氣中甦醒過來,開始有了生氣呼吸,增添了韻律與節奏,文字於是化成精靈,讓閱聽者對文字多了一份敏銳的感悟跟領略,而詩歌之美,也輒是循此而更有所萌發…………

咱的觀察。
聆聽vs.朗讀,是歐洲「文明」國度的1項文化傳統——中產階級家居生活的朗讀(誦)傳統。

[ 牀邊故事集 ]是此一傳統的開端,在母親/父親的朗讀聲相伴下,小朋友才能恬然入睡。
於是,
第一,自然的親子關係,透過朗讀而更加穩定固着;
第二,中產階級開始(提前)了(學前=不識字=文盲)孩童的人文教養與探索;
第三,讓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隨時置入文化活動。
第四,有朗讀則有聆聽,建構出基礎性的人際互動模式。

這是一項人為工程,是以,朗讀蔚為文化生活的一環。正是這樣的文化根柢,才稍可說明,歐洲「文明」國度的閱讀風氣為何始終高於第三世界等邊緣後進,蓋提前開始的人文薰陶,不惟有助於文化資本的積累,事實上也讓文盲孩童對文字、對書,不但多了一份敬重,也對知識、對閱讀,自發地培育了高度的興趣。並從小養成靜氣聆聽、尊重對方發言的風度。

咱 離 題 了,全因咱忙著摘書,少年為愛人唸書的場景不斷呈現。
兩人因著這樣的共同閱讀,建立起既是情人、也是母子的親暱穩定關係(多穩定咧?一輩子咩,強吧?)只不過,傳統的聽/讀模式在此做了翻轉,但里邊的緊密鏈結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書中的女人其實正是文盲,這要情節進行至第2部,方才揭曉。




戀曲繼續唱著。少年升七年級(高1)了。新班級,右邊坐的全是女生,班上男生似乎都怕女生,老躲著她們,不然就是取悅她們,再不,就崇拜她們:


Schlink::The Reader---我在女生面前吃得開,可以自在坦然並友善地面對伊們。她們喜歡這樣。
  我年少時,總感到不是自信十足便是缺乏安全感。要不是覺得1無是處、缺乏吸引力、沒有價值,就是自認天生我才,做起事來必定成功。有自信時,我克服最艱難的挑戰。但稍遇小小挫折,卻深信自己無用之至。
………………跟韓娜在1起好幾個禮拜,覺得每件事都很棒,儘管不時吵嘴,儘管伊1次再1次排拒我,我也總是1而再再而三爬回伊身邊。所以新學年開始的這年夏天,1切都極美好。


少年不能確定女人對他是否有愛,對韓娜的感情卻是始終熾熱,「這個夏天是我倆戀情的滑翔期」:


Schlink::The Reader---  我們繼續大聲朗讀、淋浴、做愛和同牀共枕。我唸《戰爭與和平》給伊聽,包括托爾斯泰對歷史、偉人、俄國、愛情與婚姻的觀點,進行了四五十個小時。韓娜再度沉迷於書中情節。但這次不1樣。伊不再盲從書中角色……而是走進書中世界,彷彿展開1次漫長、璀璨的旅程,或跨進1座開放參觀的城堡,甚至住到里面,賓至如歸………。之前唸給伊聽的書全是我熟悉的。《戰爭與和平》對我卻也是新的。於是我們等於是1起走過這趟漫長的旅程。


這時女人不再叫少年「孩子」了,改用許多小名暱稱,少年仍喚伊韓娜。
女人問少年:「你抱著我,閉上眼睛,會想到哪1種動物呢?」:


我們那會兒正緊偎在1起,我的頭枕在伊的頸子上,我的脖子挨著伊的奶子,右手壓在伊身下,頂著伊的背,左手在伊的臀部。我的手臂膀和手掌撫過伊寬闊的背,堅實的大腿,結實的臂部,用我的脖子和胸膛感受伊飽滿的乳房和肚子。伊的肌膚光滑柔軟,膚下的肉體健壯任我欲為。當我的手移到伊的小腿肚,感覺到肌肉的不時抽動。這叫我想起不時抖動肌膚以驅趕蒼蠅的馬。。
  「馬。」
  「馬?」伊掙脫我的擁抱,坐起來瞪我,滿臉驚訝地地瞪著。
  「你不喜歡嗎?………………」
  ………………………………
  這不像伊平素的樣子。通常伊是絕對的死心眼,不管贊同或者反對全都1樣。面對伊震驚的表情,我已準備好把話收回,然後自責和道歉。
  ………………………………
  伊躺下來,兩隻手臂擱在腦後。換我支起身子看著伊。伊目光投向空中。隔了半晌,伊轉過臉來向著我。表情有著毫無虛飾的真摯:「是的,我喜歡你叫我馬。」


女人極喜歡看電影,只要是片子全都看,毫不挑剔,少年1直想同伊去,女人硬是不答應。兩人倒是:


1起到鄰近小城的劇院去看席勒Schiller的《陰謀與愛》。這是韓娜第1次進劇場,從台上的表演到中場休息的香檳,伊深愛這1切。我的手攬著伊的腰,不在乎別人怎麼瞧我們這1對;我也自豪自己1點都不在意。不過,若是在自己家鄉的劇院,我知道我會在意。這1點伊知道嗎?


少年的高中生活多了班上社交,常去游泳池跟大伙1道寫作業、踢球打球、玩牌,之後才趕去女人那裡。女人亦覺察到,自這個夏天,少年生活變了,不再老纏著伊。
話說,班上同學在游泳池為少年辦了生日派對,少年提前離場好赴約會:


身心疲憊的韓娜神色懊惱地迎向我。伊不知道那天是我生日。我問過伊的生日,伊說是10月21號,卻沒有反問我是哪天。伊那天的情緒沒比平常累倦時更壞,可是我卻被伊的樣子惹毛了。我甚至想1走了之,回游泳池跟同學1起,開懷地聊天鬥嘴、嬉戲打鬧,或者挑逗女生。於是,我發了脾氣,跟韓娜吵了1架。這次,伊對我簡直視若無物。失去韓娜的惶恐,讓我變得低聲下氣,央求伊原諒我,直到伊再度接納我為止。但是,我心裡因而充滿嫌惡。


之後,少年開始挑女人的不是。雖仍想和女人1起,卻報怨女人不交心坦白:


  我從來不知道,韓娜在不必上班或不同我幽會時,到底做些什麼。每次問起,伊總是迴避問題。其實我們並沒擁有和分享共同的世界,伊只分享給我1角伊的人生空間。我該對此知足,想得到更多,甚至只是想知道更多,就是1種冒犯。每當我們在1起特別開心,那1刻好像1切都有可能,也什麼都被容許。我就乘機提問,伊仍會躲閃支吾,但不會悍然拒絕。「你瞧瞧你問的問題,孩子!」;不然就握住我的手,擱在伊的肚子。「你想在我身上打洞呀?」;再不然,就掰手指頭算著:「你看,我要洗衣服、燙衣服、掃地板、撣灰塵、買東西、要做飯,還要把梅子從樹上搖下來,撿起來帶回家,趁小傢伙1口氣吃光他們之前,」這時伊用右手的拇指食指捏住左手小指,說:「趕快做好飯。」


放暑假之前,少年發現韓娜的舉止古怪,情緒時陰鬱時蠻橫,看得出正處於某種壓力之下,備受折磨,變得十分敏感而又脆弱,把自己緊緊封閉起來:


  伊好像害怕稍放鬆就會爆炸似的。我問伊煩心什麼,伊卻惡言相向,這使我簡直不能忍受,我覺得被排斥。但也感受到伊的無助,我想陪著伊,又想讓伊安靜獨處。有1天,壓力突然消除了。起先,我以為韓娜會回復以往樣子。正好,《戰爭與和平》後,我們沒有再讀別的書,我答應要找1本,並帶來好幾本書讓伊挑。

  可是伊不想看書。「我幫你洗澡,孩子。」
  我走進廚房,夏日的濕氣宛如沉重的羅網籠罩下來。韓娜打開熱水器,往浴缸放滿水,滴了幾滴沐浴精,開始為我清洗。伊穿淺藍小花洋裝,裡邊什麼也沒穿。在悶熱潮濕的空氣裡,洋裝黏貼在冒汗的身上。伊撩撥我、挑逗我,讓我亢奮不已。我們做愛時,我感覺到伊想把我推向以往不曾有過的新境界,推向我不堪承受的地步。伊也前所未見地投入。伊並沒有揚棄所有的矜持,伊從來做不到這點。伊彷彿只是想將我們淹溺到水面之下。

  「現在去找你的朋友吧。」伊打發我走,我便離開了。熱氣凝結在棟棟建築之間,徘徊在田野與花園,閃耀在柏油路上。我覺得眩暈。游泳池傳來小孩子尖叫、潑水嬉鬧的聲音,像是來自好遠好遠的地方。覺得世界似乎與我毫無關係,我跟世界也不再相干。


等情緒過了。1切又回到尋常的午後,少年仍去游泳池邊寫作業、打排球、搬弄是非、挑逗女生。當少年抬眼,看見伊:


  站在二三十公尺外望着我,穿短褲、襯衫敞開、腰際打了衣結。我回望伊。伊離我太遠,看不清臉上神情。我沒有1躍而起奔向伊。1連串問題掠過我的腦海:伊為什麼會來游泳池?伊想讓人看到跟我在1起嗎?我希望給人看到我倆在1起嗎?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不期而遇?我現在該怎麼做?我站了起來。就在我眼神游移了那麼1下下,伊就不見人影了。


這是少年最後1次看到韓娜:


第二天,伊走了。
………………………
我向木匠打聽房東,取得住在基克漢姆的姓名地址。我騎上腳踏車前往。
  「你問韓娜‧施密玆?伊今天早上搬走了。」

[ 第1部‧完 ]

公益廣告::博客來賣有聲書
博客來只賣英語有聲書





O9:32


沒有留言:

我們 當下任務宛如追憶歌仔戲老唱片的似水年華, 其實我們是在緬懷和探究上世紀專注於「聆聽」的那個時代精神/文化—— 電視這個機器/媒體/怪獸尚未吸吞/侵噬民眾之眼球與腦洞的50、60年代, 咱們的青壯年阿嬤使著猶未衰老的秀麗耳朵伴隨一個 「仍未被恰當定義」的歌仔戲盛世安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