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005

從此Blue Note不憂不鬱?





關於[藍音] ,咱巳來不及說3道4啦。前人高手的論述巳太多太多,幾巳不藍音不能謂之爵樂迷啦。
或不妨溫習1下,Timo的入門介紹
或者港仔更簡要的Blue Note唱片外傳-前言

[藍音教頭] [RVG]

咱只夠力,整理1下下,當[藍音]的絕世風華,還來不及給收編至[神殿] Capitol Records,的那段黃金時代滴LP版本學


欲詳他家錄過哪些東東,請撥冗駕臨
The Blue Note Label


A. Mono


M1..1957之前=編號7000、5000系列(10吋);編號1200至1543系列(12吋)
白底標,1點鐘位置印有公司地址:167 lexington Ave.,NYC


M2..1957至1959=編號4000-4014;編號1544-1599
白底標,1點鐘位置印有公司新址:47 WEST 63rd‧NEW YORK 23

::附錄::



M3..1959至1961=編號4015-4074
白底標,1點鐘位置印有公司新址:47 WEST 63rd‧NYC




M4..1961至1966=編號4075-4250系列
白底標,1點鐘位置只印:NEW YORK USA


B. Stereo


S1..1959=Mono編號4000-4014;1500系列-1599之前加上BST。
例:Art Blakey《Moanin`》,Mono編號是BLP-4003;Stereo編號BST-4003
標韱同M2=白底標,12點鐘位置的「MICROGROOVE」改成「STEREO」;1點鐘位置印有公司地址:47 WEST 63rd‧NEW YORK 23


S2..1959至1961=編號4015-4074
白底標,12點鐘位置的「MICROGROOVE」改成「STEREO」;1點鐘位置印有公司新址:47 WEST 63rd‧NYC


S3..1961至1966=編號4075-4250
白底標,12點鐘位置的「MICROGROOVE」改成「STEREO」;1點鐘位置只印:NEW YORK USA


S4..1966至1970,公司售予Liberty,重新發行之前的錄音,在原始編號前加8,成了5碼,例:BST-4262變成BST-84262。
白底標,1點鐘位置印:A DIVISION OF LIBERTY RECORDS, INC


S5..1966至1970,公司售予Liberty,重新發行之前的錄音。下緣印有LIBERTY /UA.INC


S6..1970至1972,公司再售予United Artists,繼續重新發行之前的錄音,仍在原始編號前加8,成了5碼,例:S1的BST-4003變成BST-84003白底標,1點鐘位置印:A DIVISION OF United Artists RECORDS, INC

S7..1973至1978,下緣皆印有A DIVISION OF United Artists 下緣皆印有A DIVISION OF United Artists RECORDS或MANUFACTURED BY United Artists MUSIC AND RECORDS GROUP






::附錄::


::附錄::Timo提供::



Art Blakey And The Afro Drum Ensemble::Obirin African(Woman of Africa)::©1962
O3:41::BN ST4097::24 bit by RVG::Limited Ed.

3 則留言:

timo 提到...

喔,藍音來了,我有兩捲錄音帶在車裡,一卷合輯一卷專輯。至老盤,當時年紀小,年紀稍大後沒有錢,LP只有來此後於二手店巧遇一張史丹利佐丹的魔術接觸。

此為英國標,行文至兩點鐘方向有寫:manufactured in the uk by emi records limited

http://blog.roodo.com/timojazz/a2935f99.jpg

wiwienen 提到...

70年代末,藍音給併吞到EMI/Capitol,84年重整旗鼓,Re-Issue系列開始在Label上掛牌「The Finest in jazz Since 1939」。內褲褲上打了這樣的銘言motto,自戀得要死,有點兒像墓誌。咱曾買過這時期「商品」,內附這隻標韱的海報60X60cm1枚(爽阿)。
90年代中葉,美國重發HQ180重盤,多在英國EMI壓片生產,惟封套仍印Capitol, USA。

報備1下,咱已不告而借\引用這個圖檔為附錄,請莫見怪,謹此致謝。

資深老爸 提到...

我也有這張海報ㄟ,還裱起來了說!!

我們 當下任務宛如追憶歌仔戲老唱片的似水年華, 其實我們是在緬懷和探究上世紀專注於「聆聽」的那個時代精神/文化—— 電視這個機器/媒體/怪獸尚未吸吞/侵噬民眾之眼球與腦洞的50、60年代, 咱們的青壯年阿嬤使著猶未衰老的秀麗耳朵伴隨一個 「仍未被恰當定義」的歌仔戲盛世安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