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2004

1個聽覺時代即將到來¿

視覺主導1統的文化巳邁向災難¿

點擊
放大



德國的┌爵士教父┐Joachim-Ernst Berendt(1922-2000)寫了1本└終極的┘爵士樂論:
《The Jazz Book》(©1953,1982,1992),誇張地說,沒翻讀過這大著,讀再多爵士書,都會差那麼1皮皮,這當然有點誇張啦,因為是出自咱的淫舌。
這位前MPS製作人自豪地認定歐洲人領先老美,早就深刻認識了爵樂的藝術性。蓋第1篇論述是名指揮瑞士人安塞美寫的(1919)、第1本爵士書是比利時人Robert Goffin出的(1929)、第1本爵士雜誌是法國人Hugues Panassie編的(1920年代)、第1本爵士唱碟目錄也是法國人Charles Delaunay弄 的(1930年代),更不用提同1時期,歐洲古典樂界從史特拉汶斯基至興德密特、藝術界從畢卡索至馬蒂斯,跟爵士樂的互通款曲交頸獻身了。
教父的雙耳敏銳至極,寫過3本討論音聲之書,先知式地指出當下由視覺主導1統的文化巳邁向災難,呼籲┌走向1種聽覺文化┐,┌唯有聽覺跟世界那種接納的、交流的、符號的關係┐才是救贖之道。
教父斷言:『1個聽覺時代即將到來……舊有的組織形式是┌視覺秩序┐,新的形式會是┌聽覺有機論┐………』

1)《The World Is Sound: Nada Brahma-Music and the Landscape of Consciousness》(Destiny Books, Rochester)
2)《Third Ear on Listening To the World》(Henry Holt, New York)
3)《I Hear, Therefore I Am》(Goldmann)
有人大敲邊鼓附和:
╔海德格作為哲學家,Rosenstock-Huessy作為社會學家,早就呼籲我們的文化從視覺向聽覺轉化。
今天法國哲學家帶著極大興趣傾心於文本的聽覺因素:聽言語的語調,留意字母節奏,轉向「未所聞」。
尼采抱怨德國人因缺少第3只耳朵,風格糟糕,很不幸,德國作家並不「高聲閱讀,不為耳朵而為眼睛」,甚至寫作時,「把耳朵鎖在抽屜」,但周邊國家卻未必如此。
而德國作家如Dietmar Kamper和Peter Sloterdijk,也論述了視覺時代的終結,以及1個新的「悄悄流行的聽覺」和1種┌接納的形而上學┐,他們這些全是對現代性的批判…╝
(引用自Wolfgang Welsch:《Undoing Aesthetics》,London;Sage,©1997;陸揚節譯,原載《大眾文化研究》,上海3聯,©2001;咱稍有修繕,黑體亦咱妄加。)

[frAnk zAppA::AreYouHungUp¿]

3 則留言:

long tree 提到...

企!
你的痞子部落有夠氣血失調!
撇完大條回來還打不開!

neneiwiw 提到...

喲,閣下不埋首寒窗,出來探什麼頭?
1向連結很順啊。
握手

long tree 提到...

淦!憋不住

昨天看完一本很正的神話般的中亞史綱要
馬其頓帝國薩珊王朝金帳汗國帖木兒帝國呼羅珊花剌子模粟特文書
光是那些地名人名王朝名謀殺案屠城記
就有希臘神話的魔力

我們 當下任務宛如追憶歌仔戲老唱片的似水年華, 其實我們是在緬懷和探究上世紀專注於「聆聽」的那個時代精神/文化—— 電視這個機器/媒體/怪獸尚未吸吞/侵噬民眾之眼球與腦洞的50、60年代, 咱們的青壯年阿嬤使著猶未衰老的秀麗耳朵伴隨一個 「仍未被恰當定義」的歌仔戲盛世安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