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2008

歌 戲 魅 影









 蔡
 振




《梨園天神桂郎君》節目冊 取材自唯色博客【看不见的西藏】::《照片上的这些阿尼,而今安在?》


1998年,【唐美雲歌仔戲團】創團的製作演出《梨園天神》,故事取材著名音樂劇《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以「新編歌仔戲」拓展傳統戲曲的創新可能性,似乎1砲而紅。

8年後,唐 美雲重新推出《梨園天神桂郎君》,不僅新編劇本、唱腔、舞台、服裝,並邀請知名作曲家鍾 耀光以低頻飽滿的西洋管絃樂編曲,打破傳統文武場舊例,整劇搞得「蕩氣迴腸」。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戲劇院
2006-04-14、15、16


【藝術總監】唐美雲
【編 劇】  施如芳
【導 演】  唐美雲、柯宗明
【音樂設計】鍾耀光、劉文亮
【舞台設計】王世信
【舞蹈設計】蕭賀文
【燈光設計】李俊餘
【服裝設計】蔡桂霖
【演出單位】唐美雲歌仔戲團
【領銜演出】唐美雲(飾桂郎君)、李珞晴(飾蕭雲英)、小咪(飾姚虔)、萬芳(飾杏兒)、
      許仙姬(飾鳳仙)、呂瓊珷(飾王爺)、蔡振南(飾店小二)

首先出場的是無聲地比手劃腳的客棧店小二蔡 振南,接著敘事者萬 芳,立時讓人1新耳目&目不轉睛。
似乎是狠不錯看滴。簡直不看白不看。鄭重推薦。 公 視 版










(   公 視 版 每段播完將自動跳至下個場景,直到劇終。)

曲 調 欣 賞 ,共9首,附歌詞。第首《出門在外步步難》乃蔡 振南演唱(——點擊曲目才會發聲。聲音off在歌詞右上角【結束播放】)













咱津津有味觀賞至終,甚至有點兒迷上李 珞晴。
卻也不能不首肯蔡氏振家擲地有聲的酷評:《以弦樂為主的歌仔戲?》


當《桂郎君》的音樂一響起,觀眾莫不大感驚奇:那低音弦樂的騷動全然不像歌仔戲,反倒像威爾第歌劇《奧泰羅》裡的弒妻音樂。基本上,《桂郎君》的音樂乃是「以弦樂為主的音樂」。

1932年,京劇名旦程硯秋赴歐考察,回國之後指出:戲曲應該要實行樂譜制、加強與各國音樂家聯絡、使用和聲對位、逐步完成以弦樂為主的音樂,程硯秋這些想法全都在《桂郎君》中實現了。唐美雲歌仔戲團聘請作曲家鍾耀光與歌仔戲樂師劉文亮共同設計音樂,在傳統樂器之外加入了六把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三把大提琴、兩把低音提琴。對照於幾十年來的戲曲演變,此劇的音樂有三項特點:放棄主弦(殼仔弦)、放棄鑼鼓、大量創作新曲,這些作法造成了歌仔味的大量流失。

太小看傳統戲曲的生命力了

近百年來,歌仔戲從未停止演化。如果說《青春美夢》繼承並發揚了日治時期以來影響歌仔戲的爵士風,則特立獨行的《桂郎君》已經遠離了戲曲的原則。

戲曲伴奏原本是室內樂編制,鑼鼓的力道可以抵得上整個交響樂團,但《桂郎君》不用鑼鼓,不僅老生的表演受到影響,整齣戲也略顯沉悶。此劇的節目單提到,傳統歌仔戲音樂因為套用現成曲牌而予人稍嫌cheap的印象,此一製作希望能將現代質感引到戲裡頭。這樣的音樂觀具有強烈的企圖心,卻也太小看傳統戲曲的生命力了!

戲曲的演化類似於生物,在程式的複製與變形中開展。雖然每齣戲都以傳統音樂素材拼湊而成,但一流演員在千錘百煉的曲牌格律中巧妙騰挪,配合戲劇情境唱出各種韻味,戲迷便一再被「舊中有新」的音樂所感動。可惜的是《桂郎君》中的歌仔調,弦樂、打擊樂既過於生硬,唱工也普遍不佳。

犧牲歌仔味是自廢武功

不同種的藝術互相影響,經常是演化的動力。如果說歌仔戲借用京劇、高甲的元素是相近劇種間的基因重組,則歌仔戲中使用爵士樂器,可謂無傷大雅的基因轉殖。然而,《桂郎君》套用音樂劇的思維來作曲,根本漠視中西語言的巨大差異:西方語言可以在旋律上盡情揮灑,漢語唱腔卻受字音的侷限,連帶也壓縮了和聲、對位的表現(但在節奏上可以盡情揮灑)。《桂郎君》的新曲編腔綁手綁腳,音樂遂缺乏個性。

《桂郎君》的配樂在某些段落是成功的,例如在主角情緒激盪時由弦樂奏出「桂郎君主題」,或是以逗趣音樂襯托蔡振南所飾的甘草人物。但歌仔戲劇團若為了向音樂劇靠攏而犧牲歌仔味,此舉乃是自廢武功。嚮往繁複作曲技法的戲曲工作者,該是回歸韻味的時候了。

(刊登於2006.4.19民生報「新藝見」)

★★ 補 記 ★★

另參 于 善祿:《差點拾人牙慧的梨園天神》


沒有留言:

我們 當下任務宛如追憶歌仔戲老唱片的似水年華, 其實我們是在緬懷和探究上世紀專注於「聆聽」的那個時代精神/文化—— 電視這個機器/媒體/怪獸尚未吸吞/侵噬民眾之眼球與腦洞的50、60年代, 咱們的青壯年阿嬤使著猶未衰老的秀麗耳朵伴隨一個 「仍未被恰當定義」的歌仔戲盛世安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