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2005

《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上]

『她以深廣的慈母之愛,
為1切被侮辱和損害者悲哀,
抗議,憤怒,鬥爭。』——魯迅
--請點擊放大--


介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家Käthe Kollwitz凱綏•珂勒惠支(1867-1945),到中國去的第1人,是,魯迅——熱愛並蒐藏版畫終其1生,乃當代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啟蒙者與吹鼓手。
先是1930年7月,珂勒惠支時職「柏林藝術學院版畫部」主任,魯迅收到在海德堡大學主修哲學的徐梵澄(詩荃)寄來珂勒惠支畫冊5種。
1931年則請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寄給珂勒惠支100馬克買版畫(《魯迅日記》31,04,07);後又寄款徐梵澄,託其代買,陸續收到30餘幅,開銷不菲——僅7月31日那次,10幅就花了140元。
先生為紀念[左聯]5烈士柔石等,同年9月在丁玲主編‧左聯機關刊物《北斗創刊號》,發表了珂勒惠支木刻連作《戰爭》的第1枚:《犧牲》(參.[下篇]附錄),是珂勒惠支介紹到中國的首幅版畫作品。
『……柔石被害時,報章上毫無記載,許多人都明白他不在人間裏,……只有他那雙目失明的母親,我知道她一定還以為她的愛子仍在上海翻譯和校對。偶然看到德國書店的目錄上有這幅《犧牲》,便將它投寄《北斗》了,算是我的無言的紀念。』(魯迅:《寫於深夜裏》)
柔石等成仁后,魯迅先后寫信給珂勒惠支,請伊繪製烈士罹難作為紀念,跟創作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版畫家回信說無能為力,因沒目睹實際情況,且對中國事物又極生疏。
自後,先生將珍藏畫作陸續發表在《文學月報》、《現代》、《譯文》與《The Voice of China》等刊物上。
1933年,希特勒開始整肅「威瑪德國」的進步文化界,遭法西斯迫害的首批名單,竟有珂勒惠支。伊被解除所有職務,作品禁止展覽或出版(丈夫跟兒子的醫師執照甚至1度吊銷)。
1936年5月,魯迅以[ 三閒書屋 ]名義自費出版《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4開大畫冊的扉頁后頭,如此說明——

一九三五年九月,三閒書屋據原拓本及藝術護衛社印本畫帖,選中國宣紙,在北平用珂羅版印造版畫各一百零三幅,一九三六年五月,在上海補印文字,裝訂成書。內四十本為贈送本,不發賣;三十本在外國,三十三本在中國出售,每本實價通用紙幣三元二角正。
  
上海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十一號內山書店代售。
  
第         本。
  
有人翻印   功德無量
同年10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根據初版本,用銅版紙縮小翻印了這本珍貴集子,改為16開,精裝印500冊、平裝印了1000本,該書始有流傳………
1956年,中共紀念先生逝世20周年,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重印這本選集,內容完全維持原貌,由人美「珂羅版印刷廠」和永祥印書館印製,印數僅2400冊,藏者說多其實不多。
——底下咱盡可能再現此書內容,並稍加增訂——
請先全文刊載先生撰述的[《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序目 ]1
凱綏•勖密特(Käthe Schmidt)以1867年7月8日生於東普魯士的區匿培克(Koenigsberg)。她的外祖父是盧柏(Julius Rupp),即那地方的自由宗教協會的創立者。父親原是候補的法官,但因為宗教上和政治上的意見,沒有補缺的希望了,這窮困的法學家便如俄國人之所說:「到民間去」2,做了木匠,1直到盧柏死後,才來當這教區的首領和教師。他有4個孩子,都很用心的加以教育,然而先不知道凱綏的藝術的才能。凱綏先學的是刻銅的手藝,到1885年冬,這才赴她的兄弟在研究文學的柏林,向斯滔發•培倫(Stauffer Bern)3去學繪畫。後回故鄉,學於奈台(Neide)4,為了「厭倦」,終於向閔興的哈台列克(Herterich)5那裏去學習了。
1891年,和她兄弟的幼年之友卡爾•珂勒惠支(Karl Kollwitz)結婚,他是1個開業的醫生,於是凱綏也就在柏林的「小百姓」之間住下,這才放下繪畫,刻起版畫來。待到孩子們長大了,又用力於雕刻。1898年,製成有名的《織工一揆》6計6幅,取材於1844年的史實,是與先出的霍普德曼(Gerhart Hauptmann)7的劇本同名的;1899年刻《格萊親》,01年刻《斷頭臺邊的舞蹈》;04年旅行巴黎;04至8年成連續版畫《農民戰爭》7七幅,獲盛名,受Villa-Romana獎金8,得遊學於義大利。這時她和1個女友由佛羅棱薩步行而入羅馬,然而這旅行,據她自己說,對於她的藝術似乎並無大影響。1909年作《失業》,10年作《婦人被死亡所捕》和以「死」為題材的小圖。
世界大戰起,她幾乎並無製作。1914年10月末,她的很年青的大兒子以義勇兵死於弗蘭兌倫(Flandern)戰線上。18年11月,被選為普魯士藝術學院會員,這是以婦女而入選的第1個。從19年以來,她才仿佛從大夢初醒似的,又從事於版畫了,有名的是這1年的紀念里勃克內希(Liebkecht)9的木刻和石刻,02至03年10的木刻連續畫《戰爭》,後來又有3幅《無產者》,也是木刻連續畫。1927年為她的60歲紀念,霍普德曼那時還是一個戰鬥的作家11,給她書簡道:「你的無聲的描線,侵人心髓,如1種慘苦的呼聲:希臘和羅馬時候都沒有聽到過的呼聲。」法國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2則說:「凱綏•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現代德國的最偉大的詩歌,它照出窮人與平民的困苦和悲痛。這有丈夫氣概的婦人,用了陰鬱和纖穠的同情,把這些收在她的眼中,她的慈母的腕裏了。這是做了犧牲的人民的沈默的聲音。」然而她在現在,卻不能教授,不能作畫,只能真的沈默的和她的兒子住在柏林了;她的兒子像那父親1樣,也是1個醫生。
在女性藝術家之中,震動了藝術界的,現代幾乎無出於凱綏•珂勒惠支之上——或者贊美,或者攻擊,或者又對攻擊給她以辯護。誠如亞斐那留斯(Ferdinand Avenarius)13之所說:「新世紀的前幾年,她第1次展覽作品的時候,就為報章所喧傳的了。從此以來,1個說,「她是偉大的版畫家」;人就過作無聊的不成話道:『凱綏•珂勒惠支是屬於只有1個男子的新派版畫家裏的』。別1個說:『她是社會民主主義的宣傳家』,第3個卻道:『她是悲觀的困苦的畫手』。而第4個又以為『是1個宗教的藝術家』。要之:無論人們怎樣地各以自己的感覺和思想來解釋這藝術,怎樣地從中只看見1種的意義——然而有1件事情是普遍的:人沒有忘記她。誰一聽到凱綏•珂勒惠支的名姓,就仿佛看見這藝術。這藝術是陰鬱的,雖然都在堅決的動彈,集中于強韌的力量,這藝術是統1而單純的——非常之逼人。」
但在我們中國,紹介的還不多,我只記得在已經停刊的《現代》和《譯文》上,各曾刊印過她的1幅木刻14,原畫自然更少看見;前45年,上海曾經展覽過她的幾幅作品,但恐怕也不大有十分注意的人。她的本國所複製的作品,據我所見,以《凱綏•珂勒惠支畫帖》(Käthe Kollwitz Mappe, Herausgegeben Von Kunstwart, Kunstwart-Verlag, Muenchen,1927)為最佳,但後1版便變了內容,憂鬱的多於戰鬥的了。印刷未精,而幅數較多的,則有《凱綏•珂勒惠支作品集》(Das Käthe Kollwitz Werk, Carl Reisner Verlag, Dresden, 1930),只要1翻這集子,就知道她以深廣的慈母之愛,為1切被侮辱和損害者悲哀,抗議,憤怒,鬥爭;所取的題材大抵是困苦,饑餓,流離,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號,掙扎,聯合和奮起。此後又出了1本新集(Das Neue Käthe Kollwitz Werk, 1933),卻更多明朗之作了。
霍善斯坦因(Wilhelm Hausenstein)15批評她中期的作品,以為雖然間有鼓動的男性的版畫,暴力的恐嚇,但在根本上,是和頗深的生活相聯繫,形式也出於頗激的糾葛的,所以那形式,是緊握著世事的形相。永田一修16並取她的後來之作,以這批評為不足,他說凱綏•珂勒惠支的作品,和裏培爾曼(Max Liebermann)17不同,並非只覺得題材有趣,來畫下層世界的;她因為被周圍的悲慘生活所動,所以非畫不可,這是對於榨取人類者的無窮的「憤怒」。「她照目前的感覺,——永田一修說——描寫著黑土的大眾。她不將樣式來範圍現象。時而見得悲劇,時而見得英雄化,是不免的。然而無論她怎樣陰鬱,怎樣悲哀,卻決不是非革命。她沒有忘卻變革現社會的可能。而且愈入老境,就愈脫離了悲劇的,或者英雄的,陰暗的形式。」
而且她不但為周圍的悲慘生活抗爭,對於中國也沒有像中國對於她那樣的冷淡:1931年1月間,6個青年作家遇害18之後,全世界的進步的文藝家聯名提出抗議的時候,她也是署名的1個人。現在,用中國法計算作者的年齡,她已屆70歲了,這1本書的出版,雖然篇幅有限,但也可以算是為她作1個小小的紀念的罷。
選集所取,計21幅,以原版拓本為主,並複製1927年的印本《畫帖》以足之。
———(文案超萬字,新浪不容,圖子移至[ 下篇 ])
——本文未完——原載於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
[大陸版註釋]
1)本篇最初印入《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此書由魯迅編選,1936年5月以「三閒書屋」名義出版,用珂羅版和宣紙印製。
2)「到民間去」19世紀70年代俄國革命運動中小資產階級派別「民粹派」的口號。
3)斯滔發•培倫(1857--1891)現譯施陶費爾-貝爾恩,瑞士畫家。曾在柏林女子繪畫學校任教。
5)哈台列克現譯赫特裏希。珂勒惠支曾在慕尼克(舊譯「閔興」)的赫特裏希美術學校(The Herterich Academy)學習過。
6)《織工一揆》(Ein Weberaufstand)「織工起義」的意思。一揆,日本語。
7)霍普德曼(1862—1946)德國劇作家。他的劇本《織工》(Die Weber)以1844年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為題材,出版於1892年。
8)Villa-Romana獎金,Villa-Romana,義大利文,意為「羅馬別墅」。這項獎金的獲得者可在義大利居住1年,以熟悉當地藝術寶藏並進行創作。
9)里勃克內希(K.A.F.Liebknecht,1871—1919)通譯卡爾•李卜克內西,德國革命家、作家。他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左翼領導人和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1。1919年1月,他領導反對社會民主黨政府的起義,於同月15日被殺害。
10)應為1922年至1923年。
11)霍普德曼在第1次世界大戰時,曾為德國的侵略戰爭辯護,希特勒執政後,又曾對納粹主義表示妥協。但他早期的許多作品常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具有社會批判意義。下面所引他的話,是他在1927年6月10日寫的印在珂勒惠支畫冊上的題詞。
12)羅曼•羅蘭。這裏所引他的話,是他1927年7月8日寫的印在珂勒惠支畫冊前面的題詞,原文為法文。
13)亞斐那留斯(1856—1923)德國藝術批評家、詩人,曾創辦《藝術》雜誌。這裏所引他的話,見於1920年出版的《凱綏•珂勒惠支畫帖》。
14)《現代》,該刊第2卷第6期(1933年4月)在刊登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的同時,刊出了凱綏•珂勒惠支的木刻《犧牲》;第五卷第4期(1934年8月)刊有她的《被死所襲擊的孩子》、《餓》、《戰後的寡婦》、《母親們》等四幅版畫。《譯文》,該刊終刊號(1935年9月)刊有珂勒惠支的木刻《弔喪》。
15)霍善斯坦因(1882—1957)德國文藝批評家。著有《藝術與社會》、《現代的藝術中的社會的要素》等。
16)永田一修日本藝術評論家。這裏所引他的話,見《無產階級藝術論》(1930年出版)。
17)裏培爾曼(1847—1935)德國畫家,德國印象派的先驅。作品有《罐頭工廠女工》、《麻紡工廠》等。
18)6個青年作家遇害應為5個青年作家遇害。
[ 附作品12枚 ]

1] Frau Mit Totem Kind_43x49cm._1903

2] Das Volk_36x30cm._1922-3

3] Mädchen Ein Kind Tragend_19x13cm._1923

4] Hunger_58x59cm._1925

5] Besuch Im krankenhaus_28x36cm._1929

6] Das Letzte_31x13cm._1925

7] Hunger_23x23cm._1923

8] Kindersterben_37x28cm._1925

9] Die Freiwilligen_35x49cm._1922-3

10] Zwei Tote_19x28cm._1919

11] Aufruhr_30x32cm._1899

12]Selbstbildnis_21x19cm._1934

[ 作品簽名全覽 ]


Bonnie Raitt+The Chieftains
A Stór Mo Chroí
O3:47

3 則留言:

bd 提到...

厲害厲害!

timo 提到...

網路翻印,功德無量。

liza 提到...

你好..請問您是否有見過台灣出版的珂勒惠支畫冊?
這是我的mail : .forweiwei@yhaoo.com.tw

我們 當下任務宛如追憶歌仔戲老唱片的似水年華, 其實我們是在緬懷和探究上世紀專注於「聆聽」的那個時代精神/文化—— 電視這個機器/媒體/怪獸尚未吸吞/侵噬民眾之眼球與腦洞的50、60年代, 咱們的青壯年阿嬤使著猶未衰老的秀麗耳朵伴隨一個 「仍未被恰當定義」的歌仔戲盛世安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