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2008

‧聆聽《南管散曲》全六卷‧

蔡小月Tsai Hsiao-yüeh



南南聲社子弟蔡 小月17歲(?)時第1枚專輯唱碟 歌 單(吳道宏音樂指導?)●
  蔡小月贈送【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典藏。

台南‧【亞洲唱片】TL-01《風落梧桐》、《告大人》


台南‧【亞洲唱片】TL-02《遠望鄉里》、《懶綉停針》、《冬天寒》


這5枚歌子全再現於很後來的【法國版】——


《南管散曲‧第一卷》蔡小月Tsai Hsiao-yüeh‧台南南聲社
《Chine. Nan-kouan vol.1 Ballades chantées par Tsai Hsiao-yüeh》
LP: Ocora 558612;CD: Ocora C 559004, Radio France, 1983

1. Le Vent Dans Les Platanes 風落梧桐







‧verklarte在天空部落分享(2007)‧
門頭 : 相思引  五空管
風落梧桐兒,惹得我只相思,惹得我只相思;怨忍不住苦傷悲。阮不是【不是】惜花春早起,只為是愛月夜眠遲。阮那恨,那恨著冤家誤佳期。忘餐廢寢,望斷了巫山十二;一片皂雲飛,斜掛在許山坡陽裡。想玉人阻隔,路遠在千里。曾記曾念梁州序上,杯酒贈詩,【因乜】因乜不返圓,誤阮紅羅帳內坐都無意;那虧得路遙,豈得有只毒心行止。早知】早知相思病,當初何卜勸君,【求一】科名題字。想許冤家,那是採花蝶兒;誰想【賊】冤家,那是採花【粉】蝶兒。

2. Le Rendez-Vous 共君斷約








‧verklarte在天空部落分享(2007)‧

共君斷約,共我三哥恁【今】斷約,須待今冥人【去】睏靜;若還不來,頭上是天;若還【那要】不來,天地責罰,黃厝五娘一命【早早】先死。感謝阿娘果有真心。【阮】明知恁【今】假做假學磨鏡,來阮厝行;罵君恁幾句,都是瞞過媽共爹;聽恁障說拙阮心頭軟【都】成棉。登徒林大,恨著登徒賊林大,你著早死無命;每日催親,催親那障迫緊,【阮即】幾遭險送性命,心神按定,莫得著驚,怎敢割捨,辜負三哥【恁】人情;【阮】怎敢割捨,辜負三哥【阮厝】。

3. Froid Est L'hiver 冬天寒


4. Afflige Est Mon Coeur 心頭悶憔憔
5. Le ProceS 告大人


《南管散曲‧第二、三卷》蔡小月Tsai Hsiao-yüeh‧台南南聲社
《Chine. Nan-kouan vol. 2 et 3 Ballades chantées par Tsai Hsiao-yüeh》
Ocora C 560037/38, Radio France, 1991

CD1《南管散曲‧第二卷
1. Lan-Siu Theng-Chiam (Lasse De Broder) 懶綉停針
2. Thia Mnh-Tau (Minuit) 聽門樓
3. Put-Liong Sim-I (Scelerat !) 不良心意
4. Hu Ui Kong-Beng (Pour La Gloire) 夫為功名
5. Kang Kun Kiat-Thok (Nous Nous Sommes Unis) 共君結托
6. Oan-Bong Hiu-Li (Nostalgie De Mon Pays) 遠望鄉里
7. To-Bi Ke (Le Treillis De Roses) 茶薇架

CD2《南管散曲‧第三卷
1. Siu-Tsai Sui-Kia (Jeune Bachelier, Passez Devant !) 秀才先行
2. Bo-Chhu Se-Soah (Sans Abri) 無處棲址
3. Hoe-Siong Tong-Jit (Je Pense Au Jour) 回想當日
4. In-Sang Ko-So (En Acccompagnant Mon Frere) 因送哥嫂
5. Am-Siu Am-Chhai (Pensees Secretes) 暗想暗猜
6. U-Ien Chhui-Li (Unis Par Le Destin)  有緣千里
7. Ko-Se-Bun (Seule, Triste Et Abattue) 孤棲悶
8. Siu-Sia Ko-Loan (Le Phenix Solitaire) 繡成孤鸞


《南管散曲‧第四、五、六卷》蔡小月Tsai Hsiao-yüeh‧台南南聲社
《Chine. Nan-kouan vol. 4-5-6 Ballades chantées par Tsai Hsiao-yüeh》
Ocora C 560039/40/41, Radio France

CD1《南管散曲‧第四卷
1. La Troisieme Veille De La Nuit(Sa-Ke Ko) 三更鼓(13:45)
2. Voyez La Pivoine(Khoa Bo-Tan) 看牡丹(6:16)
3. Doucement, Doucement(Khin-Khin Kia) 輕輕行(19:22)
4. La Pleine Lune(Bong Beng-Goat) 望明月(7:22)
5. Nostalgie(Su-Siu Chia-Lang) 思想情人(16:40)
6. Annee Apres Annee(Ni-Ku Goeh-Chhim) 年久月深(5:40)

CD2《南管散曲‧第五卷
1. Je Te Hais!(Hin Oan-Ke) 恨冤家(7:42)
2. Montagnes Abruptes(Soa Hiam-Tsun) 山險峻(18:05)
3. Je Repousse L'oreiller(Chhui-Chiam Tioh-Ui) 推枕著衣(3:19)
4. Ce N'est Pas Moi!(Hui-Si Goan) 非是阮(5:56)
5. Merci Princesse!(Kam-Sia Kong-Tsu) 感謝公主(6:22)
6. La Tour De Guet(Hng-Khoa Tng-Tan) 遠看見長亭(12:13)
7. Mes Soucis Pour Lui(Ui-I Koah-Tiau) 為伊割吊(9:55)

CD3《南管散曲‧第六卷
1. La Lettre(Tsu Ta Sia-Liau) 書今寫了(4:41)
2. Les Feuilles Du Platane(Ngo-Tong Hion-Lon) 梧桐葉落(5:22)
3. Pour Toie!(Ngo-Ui-Li) 我為你(3:57)
4. J'attends Mon Bien Aime(Lau Bong Cheng-Kun) 遙望情君(12:42)
5. La Reve(Tsa-Mi Chit-Bang) 昨冥一夢(14:25)
6. Une Coupe De Vin(Poe-Chiu Khng-Kun) 杯酒勸君(14:40)
7. Qui, Comme Moi?(Sui-Lang Chhin-Chhiu) 誰人親像(7:59)

蔡小月6枚cd‧
【免費在線試聽】





《音樂與美學》
 音色篇 ( 二 )
 
 文‧圖/陳正雄

__轉載自【臺灣月刊】雙月電子報‧96年2月號

在音色飽滿鏗鏘的琵琶領奏下,主唱者擊節而歌,以道地泉州腔閩南語慢吟吐字,一字多聲,綿延轉韻,時而高旋,時而低盪,音色委婉低迴,令人動容,難怪那一夜~~1982年10月的某一晚歐洲人全部都給台南「南聲社」的「南管」音樂會給迷醉了,其時更確切的說與其說歐洲人是為南管動容動心不如說是被屬於中國(指「絃管」)古樸音色及跌宕頓挫的唱腔所感動。說到「音色」(Tone Color),也是一般所稱的「音質」。人類的聽覺透過「音色」可以直覺地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樂特質,當我們聽到小提琴聲,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義大利美聲唱法的傳統西方歌樂文化(Vocal);當你聽到古琴幽微清和的琴音,很直接地就被引領至中國文人音樂文化的情境中。中國傳統音樂的音色不但迷人豐富多采多姿,而且由於地域遼闊、交通不便、地形封閉、更保留了許多獨特的音樂、音色。就以台灣傳統音樂為例,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方的台灣,三、四百年來隨著先民的遷移、傳承在這塊土地上的兩大樂種-南管與北管,因地域不同,在唱腔、演奏音色即有顯著的差異。

南管音樂是唐、宋時期盛行於中原的古老「樂種」,隨著戰亂兵災流散至東南沿海福建的泉州、漳州、廈門一帶,成為士大夫階層所熱愛的音樂。南管分成彈奏的器樂與演唱的唱曲。很多人以為由閩南傳入唱詞的發音理應是台語,其實它是以道地泉州腔閩南語來演唱(類似鹿港腔的台語)。南管又稱「絃管」,指的是其主要的四種絲竹樂器,包括了琵琶、三絃、二絃(即絲絃樂器)及洞簫(即吹管樂器)。其體裁多屬才子佳人、悲歡離合、幽思怨訴等情節,詞章優雅、曲風淒美。因歷史久遠在演唱形式即樂器形制上,保留了很多古老傳統的規矩,歌者居中執節(拍板 ~~由五塊橝木串成)坐唱(採坐姿),坐次形成一倒V字型,琵琶、三絃在左,洞簫、二絃在右。南管音樂「上四管」中的琵琶為唐制以橫抱演奏,主彈「工尺譜」上之旋律骨幹音(詳譜例一:工尺譜說明)技法平實、音色鏗鏘、堅如金石;三絃(絃長、共鳴箱略小)為琵琶之輔,音色圓厚低沉與琵琶的清亮堅實互補,兩者指法相似(三絃比琵琶低八度)。

洞簫(以竹之根部製成,十目九節,長約一尺八,又稱「尺八」)依據琵琶短促單音之骨幹旋律裝飾成圓潤綿延的旋律線,音色溫婉飄柔;二絃則為洞簫之輔,屬拉絃樂器(循古制仍為絲絃),音色細柔、若有若無與洞簫相互交織,互補間隙。一般稱琵琶、三絃的旋律為「骨」,洞簫、二絃的裝飾為「肉」,骨肉相憐、緊密契合、絲竹樂聲、柔韻綿延、絃管細緻之音色,古樸含蓄之曲風不愧為典雅南音之代表。如是唱曲(即所謂的「指」、「曲」)則在絃管樂聲中加進人聲。南管的演唱,著重氣貫丹田使用真嗓,講究叫字收音,依字行腔。分解「字」音為南管唱曲的主要技巧,將每一「字」唱詞分解為「字頭」、「字腹」、及「字尾」,並強調「字」的第一個音節-「字頭音」,也就是說在演唱時以「字頭音」佔用大部分的旋律時值,「字腹」與「字尾」音所佔用的時值則較短。更特別的是南管唱曲演唱時依韻「行腔」的方式,所謂的「腔」(一般說的「唱腔」)是曲調中的每個「音」;運(行)腔方式是指演唱者將每一個音至下一個音的處理方法,一般來說可分成「圓腔式」與「頓挫式」,採用圓腔式的唱法,相鄰兩個音之間的承接是圓滑平順的,也是大部分民歌、戲曲,甚至流行歌曲都是如此唱法。而南管唱曲的運腔方式卻以「頓挫式」來吟唱,也就是說除了較長的音,任何兩個相鄰音之間常有頓挫、斷唱的間隙,整個唱腔是由頓挫的音所組成的。像這樣特殊的唱腔,是它不為一般現代人所接受的主要原因,不過如此承襲唐制、風格古樸的唱腔也更值得現代人靜心去聆賞、品味的。

當琵琶短促的單音旋律將竭時,吟唱者隨著飄柔的簫音由中低聲部唱出「風( Hu-Aug)落(Loh→)梧(Goo → )桐( Tong→)兒(Ji→),………….」(詳譜例二),這是由「相思引」與「玉交枝」兩個曲調樂段組成的南管唱曲,開始就是一小段(約五個小節詳參考譜例二)慢吟細唱的散板,「風」是由一個長音與兩個短音構成,從中音區以字頭音Hu-慢吟至字尾以Aug收音,中間出現一次頓挫斷音(※風-Huang為純泉州腔之發音);「落」字則由四個較長的音與兩處短音組成,以字頭音Loh吟出一字多音,婉轉斷挫多達四次;「梧」字兩長夾一短音,字頭音Goo自低處往高起唱,頓斷後以「於」(i)音在高處收音(「於」字是為了曲調順暢特加尾音「聲詞」);「桐」字以短音居多,從高音運腔揚唱字頭音To經過兩次頓挫往低音部以字尾ng-收音;「兒」字是散板結束處,也是「風落梧桐」之收音端,由三長四短串成,以字頭音Ji在中高聲區慢聲細吟、頓挫分明、人聲已沓、簫聲餘韻卻仍飄浮著,接著才唱進定板的「惹得我只相思-」。儘管只是一個開端,一段短短五小節的樂段,一行只有四個字的唱詞但是透過絲竹管絃的綿延旋律,道地泉州腔閩南語的細吟慢唱、運腔作韻、音色沉穩、御韻而吟、時而委婉、時而開闊、跌宕迴旋令人讚嘆。

南管音樂緩慢、內斂、含蓄的曲韻風格源自於絲竹管絃音色與潤腔作韻的演唱音質。從演奏樂器的音色來論,將同屬於彈撥樂器的琵琶、三絃安排在一起(坐於居中吟唱者之右邊)彈奏短促,骨幹單音的琵琶音色鏗鏘有力,三絃圓厚低沉、亮沉互補、剛柔並濟;而編排在左邊洞簫、二絃則吹奏綿延裝飾的旋律色彩,洞簫飄柔的音色與二絃絲縷般的音質更能配合曲韻唱腔的圓潤悠長。而演唱的風格與吟唱音質(色),呈現的是啟口沉穩、韻腔委婉、轉喉韻迴、收音純細的南曲聲腔特色,所謂「一字多聲,延至數息」則字頭、字腹、及字尾之斷續頓挫或婉轉悠揚也須吟唱出柔潤細緻的音色,飽滿迴盪的音質。難怪一些旅外華僑、學子有時為了聽幾句閩南鄉音,不遠千里回來,目的就是要聽道地的南音,也印證了「音色」賦予民族音樂特有的感染力。

相對於南管音樂古樸典雅的絲竹絃管音色,在清朝嘉慶年間隨著先民傳入台灣的「北管」(泛指以北方官話演唱的各種聲腔的戲曲音樂),因其演奏(唱)樂器吊鬼仔(指京胡、拉絃樂器-絃短、音域較窄,音色高而尖銳)、嗩吶、鑼、鼓(指單皮鼓),都是音色高亢、喧囂的吹、打樂器而且戲曲內容多為歷史演義、英雄傳奇故事,曲情激烈喧騰熱鬧,比較適合於民間廟會酬神或喜慶婚喪之場合。由此發現中國傳統音樂因地域差異所形成的南、北音樂獨特的音色,台灣雖係叢爾小島卻因地緣關係、歷史變遷且因先民傳入而發展出多元的音樂文化,也承襲保留了以絲竹管絃的柔和音色來呈現曲風清雅含蓄、委婉感傷的南管樂種及以吹管擊打的高亢音色來傳達曲情熱烈剛勁、外放喧鬧的北管音樂。


沒有留言:

我們 當下任務宛如追憶歌仔戲老唱片的似水年華, 其實我們是在緬懷和探究上世紀專注於「聆聽」的那個時代精神/文化—— 電視這個機器/媒體/怪獸尚未吸吞/侵噬民眾之眼球與腦洞的50、60年代, 咱們的青壯年阿嬤使著猶未衰老的秀麗耳朵伴隨一個 「仍未被恰當定義」的歌仔戲盛世安身立...